睡眠時的正常平均心率:你該注意的健康指標
在這個節奏快速、壓力繁重的時代,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身健康,尤其是心血管健康。對於上班族、年長者,或是任何重視生活品質的人而言,睡眠不僅是身體休息的時間,更是觀察身體狀況的重要窗口。而其中一個容易被忽略但極具意義的指標,就是「睡眠心率」。
睡眠心率是什麼?為何值得關注?

心率(Heart Rate)指的是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。當我們處於清醒、安靜的狀態時,這個數值稱為「靜息心率」(Resting Heart Rate, RHR),一般介於 60 到 100 次每分鐘(bpm)之間。然而,一旦進入睡眠狀態,尤其是深層睡眠階段,心率會自然下降約 20% 到 30%,通常落在 40 到 60 bpm 之間。
這種心率下降是身體進入副交感神經主導狀態的結果。副交感神經負責放鬆與修復,讓心跳減慢、血壓降低、呼吸變深,幫助身體進行細胞修復、免疫調節與能量儲存。換句話說,睡眠心率越穩定、越低,代表身體越能有效進入修復模式。
心率偏高或不穩定可能暗示什麼?

如果你的睡眠心率長期高於 70 bpm,或出現頻繁波動、心跳不規則的情況,可能代表以下幾種狀況:
睡眠品質不佳(如淺眠、頻繁醒來)
- 長期壓力或焦慮
- 過度攝取咖啡因或酒精
- 心律不整或其他心血管疾病
- 睡眠呼吸中止症(Sleep Apnea)
- 這些狀況若未及早察覺,可能會逐漸影響白天的精神狀態、工作效率,甚至增加心臟病、中風等風險。
穿戴式裝置:讓你掌握夜間心跳的秘密

隨著科技進步,智慧手錶、健康手環等穿戴式裝置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這些裝置不僅能記錄步數、卡路里消耗,還能持續監測心率、睡眠階段,甚至偵測異常心律。
透過這些裝置,你可以:
觀察整晚心率趨勢,了解是否有異常波動
- 分析不同睡眠階段(淺眠、深眠、REM)對心率的影響
- 設定警示,當心率過高或過低時即時通知
- 與健康 App 整合,建立長期健康紀錄
- 這些數據不僅能幫助你調整生活習慣,也能在必要時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參考。
如何改善睡眠心率?
若你發現自己的睡眠心率偏高或不穩定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改善:
- 🧘♂️ 睡前放鬆:冥想、深呼吸、泡澡都有助於降低心率
- 📵 避免刺激:睡前兩小時避免使用手機、喝咖啡或酒精
- 🛏️ 建立規律作息: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,幫助身體建立生理時鐘
- 🥗 均衡飲食與運動:健康的生活型態有助於穩定心血管功能
- 🩺 定期健康檢查:若有心律不整或其他症狀,應諮詢專業醫師
結語:夜晚的心跳,白天的健康關鍵
睡眠心率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健康指標,但它卻能反映出你的壓力程度、睡眠品質,甚至潛在疾病風險。透過穿戴式裝置的輔助,你不需要成為醫學專家,也能掌握自己的心臟健康。
畢竟,健康不只是白天的事,夜晚的心跳,也值得你關注。下一次當你查看睡眠報告時,不妨多留意那個小小的心率曲線,它可能正悄悄告訴你身體的真實狀況。
Reference:
Pierdomenico SD, Bucci A, Lapenna D, Cuccurullo F, Mezzetti A. Clinic and ambulatory heart rate in sustained and white-coat hypertension. Blood Press Monit. 2001;6(5):239-244. doi:10.1097/00126097-200110000-00003
Avram, R., Tison, G. H., Aschbacher, K., Kuhar, P., Vittinghoff, E., Butzner, M., Runge, R., Wu, N., Pletcher, M. J., Marcus, G. M., & Olgin, J. (2019). Real-world heart rate norms in the Health eHeart study. NPJ Digital Medicine, 2, 58.
Fleming, S., Thompson, M., Stevens, R., Heneghan, C., Plüddemann, A., Maconochie, I., Tarassenko, L., & Mant, D. (2011). Normal ranges of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in children from birth to 18 years of age: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. Lancet (London, England), 377(9770), 1011–1018.